給拖延的自己 vol.03|當你想到要做的時候,停止一切思考,先直接行動
04.20.2025
編輯 / Cynthia
📍這篇文章寫給:
你腦中知道該做,身體卻一直沒有動起來。
不是因為懶,而是因為想得太多,分析太多,反而把自己困在原地。
延續前兩篇對自我節奏與情緒觀察的練習,這一篇我想談談一件很簡單卻很有力的事——「不思考,先動手」。
你有沒有這種經驗?
你明明知道 Deadline 就近在眼前,
但腦中卻突然跑出:
「再 5 分鐘我就去做,時間到了後,不然等到六點半、八點半,我就絕對起來!」
「我想做,但我現在沒有任何靈感,先休息一下吧⋯⋯」
「明天早一點起來做就好,時間來得及的!」
小至洗澡、大至一件重要專案,不斷地反覆盤算、延遲,甚至預演各種未來,到最後,什麼都沒做。這時你不是懶,你是被自己「過度思考的腦」給拖住了。
拖延的背後,是「過度預演」造成的行動癱瘓
我曾經以為,要開始做事之前一定要「想清楚」或「感覺對了」,
但我後來發現——越想清楚,越不會開始。
因為越是預想,就會同時預想困難、預想麻煩、預想被否定。
你還沒開始,就已經先在腦裡打了一場失敗的仗。
而有時候,唯一讓這一切停下來的方法,就是:
「想到,就做,立刻做,不給自己思考的時間。」
小小的啟動,反而是大腦最需要的訊號
我開始嘗試這樣的做法:
-
想到要整理,就立刻把桌上的紙拿起來分類,不用整理完也沒關係;
-
想到要寫文,就立刻開檔案打第一行,不用完整也沒關係;
-
想到要學習,就立刻打開書本,看一頁內容也可以。
這些小小的「先動手一下」,讓我的身體先跑在腦袋前面。
當身體開始動,大腦才會慢慢安靜下來,
然後,你會發現自己居然就這樣做下去了。
不再等完美時機,也不再「準備好才開始」
有太多時候,我們不是在等時間,而是在等「感覺對的那一刻」。
但那一刻,常常不會出現。所以我學會讓自己練習這句話:
「只做五分鐘也沒關係,先開始,就不再是拖延。」
不用等想清楚、不用等有動力、甚至不用先把茶泡好。
你只需要在「想到要做的那一刻」出手行動一點點,
剩下的,就會慢慢帶你走下去。
「我發現,行動不是來自準備好,而是來自『先做一點點』的勇氣。」這是屬於我,告別拖延症的第三步。
給拖延的自己,一句話:
「當你想到要做的時候,請先別想,先做一點點就好。」